全国咨询热线 全国咨询热线:400-123-4567

BOB体育(中国)官方入口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《政

  五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,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新提升。坚持每年将75%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,深入实施“四大提升行动”并拓展为“六大提升行动”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9400元、10700元提高到40200元、16400元,年均增长6.4%、8.8%,超过GDP增速。“互联网+教育”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“互联网+城乡供水”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。率先在西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,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年提高到11年。率先在全国建成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,人均预期寿命由74.7岁提高到76.9岁。秦腔现代戏《王贵与李香香》、音乐剧《花儿与号手》摘取“文华”大奖,广场舞作品《塞上儿女心向党》夺得“群星奖”,6部作品荣获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全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,村级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。,群众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更加便捷,残疾人托养服务比例居西部第一位。累计投入252亿元为民办实事,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。

  五是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全力保障改善民生。突出抓好就业创业,创建政企联动模式,城镇新增就业7.9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万人,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落实率同比增幅全国第一位,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.5%左右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.3%,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.5%,实现了“两个高于”目标,进入全国前列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.1%,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%和7.1%,在全国的排位分别是第六位、第五位、第四位,在西北五省(区)的排位均为第一位。加大教育投入,新建扩建学校、幼儿园41所,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位1.2万个、公办幼儿园学位3600个。一批制约高校发展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深入推进“三医联动”改革,北大第一医院宁夏妇儿医院落地运营,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,新增医院床位2560张、养老机构床位2100张。在全国率先启动“全域崇军行动”,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受到全国通报表扬。出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“20条”政策,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600元、960元,累计发放困难群众补助资金近30亿元。推动银川试点,历史遗留的40多万群众房产证“办证难”问题基本解决。年度10个方面28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,兑现了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。

  ——奋力开创人民富裕新局面,走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。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稳步增长,“六大提升行动”“七项民生工程”取得重大成果。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,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、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,区域差距、城乡差距、收入差距明显缩小。保持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、移民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、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、全区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等“五个高于”,力争人均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,赶上全国平均水平。全区总人口达到750万左右,城镇化率达到70%,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.7岁,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.5年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,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中上水平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%,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%以上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%,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.5个。城镇户籍低保、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达到100%,既有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。着力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、更有品质,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。

  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提质升级行动。坚决落实扩大内需战略,把内需拉动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,出台扩大内需政策措施,加快建立完整的内需体系。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,把项目建设作为主要引擎。全面开展项目“五比”活动,强化项目推进机制,完成区、市、县项目库全面更新升级,形成“五个一批”梯度结构,着力解决“资金等项目”问题。全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以上。重点实施银川4580大化肥、石嘴山高分子材料、吴忠万头奶牛标准化牧场等526个产业项目,银昆高速、六盘山机场扩建、固海扩灌扬水工程等400个基础设施项目,自治区疾控中心迁建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等163个社会事业项目,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62个民生保障项目。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确保实际到位资金1870亿元以上,切实形成全区上下大抓项目、大抓招商的工作合力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。着力开展“消费需求促进年”活动,有效解决消费能力、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限制等问题,加力提升本地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。积极支持扩大餐饮购物、住房出行、新能源汽车、家电家具等基础性消费,扩大养老育儿、休闲康养、文化旅游、教育医疗等服务性消费。加快培育新型消费,推动“无接触交易服务”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,发展“新个体经济”,促进消费线上线下深度融合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5%以上,让消费市场更加兴旺活跃。

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。教育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必须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,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大力发展素质教育,促进教育公平。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,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,深化集团化办学。新建、扩建13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校舍,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.5万个、学前教育学位2700个。培育全区特色高中10所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,建设5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,建成17个现代产业学院。实施高等教育办学能力提升工程,力争实现宁夏师范大学、宁夏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、宁夏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所大学升格,启动建设宁夏职业技术大学、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、宁夏闽江应用技术学院3所本科高校,建好20个优势学科,实现宁夏高等教育发展新突破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,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,加强教材建设管理,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,启动建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。实施新时代强师计划,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。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,建成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0所。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、规范民办教育、抓好老年教育、强化继续教育,为全民终身学习创造条件。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,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,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。BOB·体育(平台)官网入口

  实施社保扩面提标工程。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,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,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。巩固拓展全民参保计划成果,基本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08万、655万、117万、146万。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,推动失业、工伤保险省级统收统支和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。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年度提高120元,稳妥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。积极发展社会福利、公益慈善、志愿服务、社会工作等事业。做好优抚优待工作,加强妇女、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和权益保障。完善残疾人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,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00户以上。加大低保扩围提质力度,新增纳入低保对象6.8万人,逐步推进城乡低保标准“两线合一”,加强低收入家庭、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,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。

  实施养老育幼服务工程。坚持把完善“一老一幼”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,积极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,推进养老托育服务提质扩容,切实解决“养”的难题和“育”的困扰。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,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,完善公建民营、民办公助支持政策。将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由原来低收入群体扩增到全区所有高龄老人。新改建5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实施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6000户,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1%。按国家规定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。建立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,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措施,试行宁夏户籍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发放育儿补贴金制度。新建一批公办托育和社会托育服务机构,健全园区、企业、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,每千人托位数达到2.4个。全面加强社区建设,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、青年发展友好型和儿童友好型社区(城市),启动完整社区、未来社区试点,努力让老年人安享幸福生活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。

Copyright © 2021 bob官方网站-网页版 版权所有    苏ICP12345678